“7、8月份是避暑旺季,村里的农家乐(民宿)可供床位850张,入住率超90%!”龙泉市宝溪乡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叶武的话,道出了西乡片区“凉资源”变“热产业”的生动图景。近年来,依托千米高山的天然优势,宝溪、竹垟等乡镇的民宿康养产业蓬勃发展,村民们通过改造升级农家乐,实现“家门口挣钱”。
但热闹背后,烦恼也随之而来:宝溪的青瓷龙窑文化、竹垟的畲族风情如何深植民宿业态?跨乡资源怎样联动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?8月29日,宝溪乡、竹垟乡“民生议事堂” 精准破题,以“聚焦要素资源整合提升、激发民宿康养业态活力”为主题开展联合协商。两地政协委员、民宿业主代表及市文广旅体局、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齐聚,为西乡片区民宿康养产业提质寻对策、聚合力。市政协副主席卢劲松参加协商活动。
协商前,与会人员走进宝溪乡高山村民宿集群,察看客房布局、康养配套设施,询问客流分布、运营模式;走访周边自然景观资源点,在“边走边看”中摸清产业现状、找准发展堵点。专题协商会上,宝溪乡、竹垟乡负责人分别介绍民宿康养产业的发展成效、短板不足及合作规划,打开“片区协同”的讨论思路。
针对同质化难题,委员们提出“建议引导民宿充分挖掘特色产业,推出‘青瓷体验套餐’‘畲族生活日’等主题民宿产品,同时建立民宿与高山蔬菜、中药材的直供认证体系,通过定制包装、溯源标签等将本土产品转化为‘可带走的旅游记忆’,提升附加值”。
围绕引流与联动,委员们提议“以高山生态景观与特色文化为核心,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引流体系,通过短视频引流推介、举办特色文旅活动等形式,充分整合两地文旅资源,推动两地实现协同引客”。
瞄准配套短板,民宿业主代表呼吁“加快连通两乡的道路升级、网络基站建设,增设沿途停车场,破除跨乡联动瓶颈,让游客逛得顺畅、留得更久”。
市文广旅体局、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现场回应委员群众关切。
会议强调,宝溪、竹垟同属龙泉西乡,地缘相近、资源互补,要紧抓片区组团发展机遇,以“民生议事堂”为纽带,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政策落地、项目共建的实效。要加强跨乡道路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,整合两地青瓷、畲族文化特色,打造区域民宿康养品牌。要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力度,放大“凉资源+文化体验”优势,让避暑经济持续催生富民效益,助力共同富裕。